“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品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健康的民生大事,而牲畜屠宰企业作为肉品生产加工的关键环节,本应是守护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然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柴达木街的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却将法律法规抛诸脑后,违规屠宰未带检疫标识的牲畜,让食品安全隐患肆意蔓延,这一行为不仅刺痛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更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现场直击:违规操作频发,制度沦为“稻草人”
今年7月的西乌珠穆沁旗,草原上的风还带着些许凉意,但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却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心惊的违规场景。7月14日,调查人员发现,进入该企业的多辆运输牲畜车辆,在专门用于畜牧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牧运通”上,均查询不到任何备案信息。如:蒙H2G382、蒙H97G73、蒙H5X906等车辆,就像脱离监管的“幽灵”,毫无阻碍地驶入厂区,而本应严格执行的牲畜进场查验登记制度,在此刻形同虚设。
7月15日,违规行为更是变本加厉。清晨7点19分,蒙H55023 黄牌车驶入厂区卸车,门口既没有进行检疫,车上的牲畜也没有耳标,车辆更是毫无备案,仅仅一个多小时后,该车便空车离场,且未按规定进行洗车消毒;10点08分,蒙HK2662入场,工作人员仅简单拍照便放行,未履行检疫程序;10点28分,蒙H3T572入场卸车,同样面临“仅拍照未检疫”的待遇,短短28分钟后便空车离开且未洗车;10点50分入场的蒙H62150黄牌车,虽有蓝牌备案信息,但实际车辆与备案信息不符,属于典型的“套牌”式违规,离场时依旧未洗车。
更令人咋舌的是,当天13点48分,蒙H3T572再次入场,此时车上的牲畜不仅未检疫,甚至连耳标都没有;15点46分,蒙DC2762 黄牌车入场,无检疫、无耳标、无备案的“三无”状态下,竟能顺利卸车;15点55分,蒙HQ6139 到达该厂后最初未被允许进入,可在去正门取了一些单子后,16点34分再次返回时,工作人员仅看了单子、取了样,便让其入场卸车,而该车同样没有备案;17点02分入场的蒙H1F596、18点42分入场的蒙JFB063,也均存在无备案或仅拍照未检疫的问题,且所有车辆离场时均未按规定洗车消毒。
一天之内,多辆违规车辆、多次违规操作,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放任”,让本应固若金汤的食品安全防线,变得千疮百孔。
法规为镜:多项条款被违,法律后果不容忽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国针对牲畜屠宰、运输、检疫等环节,早已出台一系列明确法规,可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却视法规为 “无物”。
早在2019年12月1日,国家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系统就已上线运行,《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关于启用国家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系统的通知》(农牧便函〔2019〕1060 号)对此有明确要求,而“牧运通” 作为加强动物运输监管的信息化平台,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工具。通过“牧运通”,相关部门能实时掌握运输动态,防控疾病传播与非法运输。可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入场车辆在该系统中均无备案,这意味着这些车辆不仅未遵守运输备案规定,更没有合法的检疫手续。
按照规定,屠宰企业门口检疫程序包括入场检查和宰前检疫,入场检查需核查牲畜产地证明、车辆备案信息、耳标标识等,确保来源合法。同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确认动物合格的结论性文件,未附检疫合格证明的牲畜,绝不允许进场或屠宰。但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这些规定。
从法律层面来看,该公司的行为已涉嫌多项违法。《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牲畜进场查验登记制度形同虚设,显然违反了这一条款。
为防止动物疫病传播,2022年12月1日施行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 “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而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明知牲畜未经检疫、存在疫病风险,仍进行屠宰销售,其行为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需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也对畜禽定点屠宰厂(场)的违规行为作出明确处罚规定,若未按照规定建立并遵守畜禽进厂(场)查验登记制度等,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将责令停业整顿,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吊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该条例第四十四条还指出,在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需对相关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项项法规,本是守护食品安全的“利剑”,可在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这里,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该公司也必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深度反思:监管漏洞凸显,食品安全需多方守护
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违规行为,绝不是偶然事件,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地从牲畜养殖、运输到屠宰、销售各个环节监管的漏洞。为何运输车辆能长期脱离“牧运通”监管?为何屠宰企业门口检疫程序能随意简化甚至省略?为何企业敢明目张胆违反多项法规?这些问题,都值得当地监管部门深刻反思。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屠宰企业作为关键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是为了追求利益,肆意践踏法律底线。监管部门更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企业“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监管“利剑”始终高悬,让违法企业无处遁形。
如今,公众满心期待相关部门能依法依规对沁原肉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严肃查处,及时反馈查处情况,以儆效尤,堵住监管漏洞,重新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事件,能让更多企业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更多监管人员绷紧监管之弦,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大家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