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南园街供热管网工程这样“中规中矩”施工!
2025-08-13 来源:本站

本是为解决热源不足、保障居民供暖的民生工程,却在施工环节被曝出一连串违规操作——不按规范处理地基、管道未做压力测试就回填、保温层裸露无防护、监理单位形同虚设……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园街供热管网施工中的诸多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人们质疑监管形同虚设背后有文章

据了解,达拉特旗此次供热管网改造意义重大。随着当地集中供热接入面积逐年增加,原有热源已难以满足需求。2024年,当地引入电厂作为“第二热源”,计划新增1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形成“双热源一张热网”的新模式;2025年又投巨资,对南园街等路段的供热主管网进行升级,将管道从DN600提升至DN1000,旨在提升供热效率,项目计划于9月30日前完工,保障居民冬季用热。然而,这样一项关乎民生的工程,施工过程却暴露出诸多“硬伤”。

图片2.png

在管道基础处理环节,施工方的操作与规范要求大相径庭。南园街施工路段涉及软土地基,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本应通过混凝土浇筑、槽底振夯碾压等方式加固地基,还需人工铺设中粗砂弧基作为管道支撑。但实际施工中,这些关键步骤被直接省略,管道被随意放置在沟槽内。

管道回填环节的问题更为突出。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管道周围必须用粗砂回填,厚度通常需达30-50厘米,目的是填充空隙、保护管道免受外力挤压损坏。同时,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砖、石块等杂物,且需分层夯实,不同压实工具对应不同虚铺厚度,比如压路机压实虚铺厚度不超过30厘米,人工夯实不超过20厘米。但该项目回填时也未分层夯实,直接填埋了事。

更令人担忧的是,管道的“生命线”——保温层也遭到忽视。《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中明确规定,“对裸露的保温层进行封端防水处理”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因为一旦保温层进水,在管网高温运行时,水汽会导致保温层碳化,进而破坏外护层密封性,最终造成管道腐蚀,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但现场管道不仅保温层裸露、吸入水分,管口也未做封堵,异物极易进入管道内部。

此外,供热管道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是保障安全的“必经之路”。按照CJJ28-2014规范,强度试验需在管道接口防腐保温前进行,严密性试验则要在管道安装全部完成后开展,两项试验合格才能全线回填。但该项目在试验达到合格的情况下,便已匆匆进行回填作业,无疑给管网埋下了渗漏、爆管的隐患。

图片3.png

道路施工同样问题重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要求路基填土需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不同压实工具对应不同虚铺厚度,且严禁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等劣质土。但南园街项目的路基路床施工既未分层填筑,也未有效振夯碾压,甚至未按要求使用三合土,有些沟槽周边出现塌方。

监理失职,监管疲软,谁来为工程质量“守门”?

一系列违规操作的背后,监理单位的“缺位”尤为刺眼。按照工程管理要求,监理本应是工程质量的“把关人”,对施工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纠正。但在南园街供热管网项目中,面对如此多明显违反规范的操作,监理单位“不管不问”,监管部门和业主单位都集体失声,任由问题累积,实在是耐人寻味!

公众疑问:监理单位、监管单位为何放弃监管职责?是专业能力不足,还是存在利益输送?这样的“放任”,无疑让工程质量失去了重要的一道防线。

质量责任重于山:谁该为违规施工担责?

近年来,全国多地曾发生热力管爆管伤人事件,多与施工不规范、管道腐蚀、地基不实等问题相关,严重影响供热质量和公众安全。正因如此,国家对供热管网施工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规范,目的就是从源头防范风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就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也就是说,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需承担首要责任。

但人们更关心的是:对于已暴露的施工违规问题,是否会进行彻查?监理单位的失职该如何追责?如何确保后续施工严格整改,让这项惠民工程真正经得起检验?

图片4.png

工程建设领域的质量与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从审批、招投标到施工、监理、验收,每个环节都应筑牢防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纪检监察组曾指出,要从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倒查漏洞,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期待当地能正视问题,严肃追责,堵住监管漏洞,让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利民、安民心。


网友来信

热门新闻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4 全国三农文化传播视听平台网 QQ:2112855 地址: 中央广播电视总网星光影视制作基地
京ICP备2022032679号-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北京)字第 29238 号
中央广播电视总网星光影视制作基地